close


2-1、關於「改變」:存在催眠治療導論

你的改變理論是什麼?

★ 要求人自己主動去作改變是一件困難的事情,摧毀舊有的模式(或是認知、想法、觀念、習慣)再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事物,感覺就像是進入空白的空間,要重新架構整個世界,通常都會令人感到不安。

★ 重建的改變很困難,但是若是在舊有的事物上,加上新的元素,就會容易許多,或是將舊的元素重新排列組合也是一種改變。

★ 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改變,尤其是覺得改變會令他們不安的人,就會抗拒改變,但是這整個世界是一直在改變的,只有順著社會的改變,一邊調整自己才能更加的適應整個環境跟社會。

★ 有些改變需要不斷的嘗試,不斷的重複,例如要改掉一個壞習慣,或是增加一個好習慣都需要不斷的去作,才能做到改變。



存在催眠治療的改變理論是什麼?

★ 反叛是一種保持生命力的形式,一直順從只是消耗自己的生命力罷了。

★ 如果可以改變原本的形式,很多東西就可以改變。

★ 困難點:1.看見原本的形式 2.有勇氣改變 3.形式是一種慣性

★ 想辦法換掉形式跟感覺

★ 自己覺得人家的感覺是錯的,就無法改變對方,要允許力量出來,去利用那些力量去改變對方。

★ 以為是存在的問題,但如何改變形式觀點,就能改辯解決問題。

★ 放鬆自己在意識與意識之間流動,就比較容易改變。

★ 存在觀點:意識即為當局者。(以局來說明意識狀態),每的意識自我即是某一個局中的當局者,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泡
泡裡面,而每個泡泡又都產生自與他人的互動。

★ 認知基模/視野/框框/泡泡,從內在到存在,移動流動到另一個意識狀態。

★ 類似的三種樣態:深度催眠、多重人格、好的演員(找到變換人格的方法),轉換了一個又一個泡泡,身心理的指標都會改
變。

★ 催眠、改變(局部的位移),這樣的位移不能訴諸意識自我,因為議事傾向自我保存,拒絕位移,理性意識是障礙,(每個人都相信自我做主,覺得自己能判斷對錯)。

★ 位移的方法:看到局面,中止意識自我的活動(把他弄暈,繞過他)

★ 困難:我們總是聚焦於意識自我而不是局面。

★ 當一個人有自信的時候不會允許自己的情況太糟糕(ex:被欺負),透過催眠也許可以幫助自信心的改善。

★ 要有可回饋空間才能修正進而改變。(不要一直壓迫病人。)

★ 對抗是一種消除,順勢是一種認可(繞過對方的抗拒),要能夠認可被催眠者,被催眠者才會被改變。




你質疑或批判或還有待想清楚的地方?


★ 催眠所造成的改變,看起來是很快速的,不像其他治療需要花上很長時間的晤談,或是諮商,也不像認知治療一樣需要改
變對方的認知,只是繞過對方的抵抗,換個泡泡讓對方站進去,有沒有可能,其實那個痛苦的泡泡是還沒解決的,只是暫時被
跳過了(或是瞬間的頓悟,想通了!),將來當意識又跳回去,或不小心又流回那個泡泡之中時,會不會被催眠者的痛苦又復發了?或是可能又陷入自己的死胡同。


★ 有一些個案是順從型人格,會不會接受了催眠師的暗示之後,就過度的順從了催眠師的指示,以至於讓催眠師看不見真正
的問題,會以為事情已經解決了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草食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